在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每天都有200多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在运行着。这些车辆上运输的都是易燃易爆、或有强刺激性,或有毒的危化品,属于重点监管的运输对象,监管压力也十分大。
如何为危化品运输加上安全锁?高新区交通执法队进驻园区后,承担起了整个辖区危化品安全运输行业监管的重要使命。他们狠抓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实现辖区危化品车辆源头化、动态化、常态化监管,筑起一道危化安全“防护墙”。
执法精准化,巧妙布局重点打击
舟山高新区交通行政执法队辖区内一共有5家危货运输企业,但危化品运输车辆的保有量却占到了全市一半以上,这对于舟山高新区交通行政执法队这支只有14人的队伍来说极具挑战。他们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巧妙布局,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紧盯重点问题,进行有效的管控措施。
执法队进驻初期,辖区内非法运输危险货物行为时常发生,很多面包车、厢式货车、商务车被非法改装,用来非法运输柴油,成了建筑工地上挖机、工程车的“移动加油站”。针对这一问题,执法队通过增强巡查检查密度,加强打击力度,共查处此类案件24起,罚款75万元。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目前此类违法行为已大大减少。
今年以来,高新区交通执法队结合辖区内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行驶特点和规律,采取路上巡查、设卡检查等形式,重点对其运输车辆、人员资质配备情况、一单四状态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截止到十月份,高新区交通执法队共处理案件54起,罚款81万余元。查处的案件中涉及非法运输危险货物方面的24起,占比44.44%,涉及安全管理方面14件,占比25.93%,涉及危货运输动态监控方面的案件11起,占比20.37%,涉及电子运单方面的4起,占比7.41%。
执法源头化,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这幅“新奥LNG槽车进出岛路线图”,上面清晰地展现了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岛上运输的完整路线。上面有一个标有“智慧物流园区”的点,这里是舟山LNG运输的指挥枢纽,所有空车都需要到这里进行安全检查,通过检查后,车辆才能凭合格单到新奥(舟山)LNG接收站进行装货、排队编组。而这两个点就是辖区危化品运输管理的源头。为了筑牢安全运输危化品的第一道防线,高新区交通执法队不仅定点抽查,同时进行驻点,对过往的LNG车辆进行随即查验,重点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车辆道路运输证,驾押人员的从业资格证,电子运单,安全卡,应急设施等进行检查,并对外省籍车辆入浙登记和浙运安全码申领使用情况进行查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立即整改,确保源头监管到位。
执法智能化,线上线下协同作战
目前对于危化品运输管理,主要分为人、车、路、企业、平台几个方面,这个平台就是智慧监管平台。在高新区交通执法队的一楼有一个智慧大屏,它已经陆续接入了省公路与运输智控大脑平台和舟山危化品车辆数字化监管平台,可实现危险货物运输前电子运单填报、运输过程动态监控、运输结束后痕迹留存的全链条监管。
当处理大厅的工作人员通过监管平台发现车辆GPS卫星定位路线和电子运单出现不一致时,可以及时联系路面巡查人员到现场进行查看,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执法的效果。另外,平台报警内容涵盖超速、疲劳驾驶、打电话、吸烟等多种类型,监管人员收到相关报警后可及早干预,线上同步留痕,实现追溯、取证、处理、预防等全流程非现执法和线上闭环监管。
线上加线下的管理新模式,也有效解决了企业动态监控管理岗位脱岗的问题,今年9月,高新区交通执法队把辖区内5家危运企业动态监控岗位监控接入了处理大厅,对动态监控管理岗位实现线上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脱岗行为并通知企业整改。
执法创新化,给“力度”增加温度
“你们执法与服务并重,为我们危化品车辆运输管理指明了方向,帮我们规避了很多风险。”今年7月20日,德邦(上海)物流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将一面印有“严格执法 热心帮扶”的锦旗送至高新区交通执法队,对执法队员执法严明、热情服务的工作作风表示肯定和感谢。
今年,高新区交通执法队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的活动,与辖区内五家危化运输企业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针对日常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跟进指导,倾听企业诉求,帮助他们找到消除隐患的方式方法。
“首错免罚”制度的推行也是温度执法、创新执法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列入《浙江省交通运输领域适用告知承诺制执法事项清单》和《舟山市行政执法多领域“首错免罚”清单》的未造成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在经告知后及时改正并自愿签署承诺书的执法对象,首次可以免于处罚。今年5月,高新区交通执法队作出了全市首例“首错免罚”案件。刚柔并济,给执法对象知晓自身违法行为并改正的机会,达到心态重视、心理共情的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教育警示作用。